(资料图片)
闽东楹联
在古民居中,楹联被归为装饰艺术。在对闽东地区民居建筑的考察中,发现傲然于古民居门前的一副副楹联,实为门堂建筑中的“画龙点睛”之笔。
楹联又称对联、桃符、偶联、门对等,是写在纸、布或刻在竹子、木头、柱子上的对偶语句,字数相同、结构相同,对仗工整、平仄协调,言简意赅,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对仗文学形式,也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学与建筑装饰艺术形式。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殿堂宅室的楹柱之上而得名。楹联集文学、书法及匾额艺术于一体,是亦俗亦雅、雅俗共赏的艺术,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审美价值。
考察宁德市福安市甘棠镇观里村发现的几副古楹联,颇有特色,如观里村的古民居——红军独立营门口的一副对联:“会归游舜日,解阜乐尧天。”此联中的“会归”一词出自《尚书·洪范篇》“会其有极,归其有极”,原指君王聚合诸侯臣民有准则,诸侯臣民归顺君王亦有准则。此处可理解为“同时生活在”较合适。“解阜”一词出自《南风歌》:“南风之薰兮,可以解吾名之愠兮。南风之时兮,可以阜吾民之财兮。”意谓为民排忧致富。此联中的“舜日”与“尧天”指盛世。因此,整副楹联可理解为:有幸生活在太平盛世,享受时代的恩惠。可见此村的先人有文人与为官者。
再如中心路上巷58号安德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上的楹联:“槛外云山皆锦绣,庭前花草尽文章。”此联的横批“和风甘雨”是对这一对联的提炼,希望此地风调雨顺。此联的面貌也已不全,但古楹联的气象仍在。另外,由于楹联的不完整导致不能辨识其字甚至形貌,但是从保存的匾额,如“节孝”“惠风和畅”“福禄寿喜”“淑德流芳”“有梁孟风”等可以看出昔日的院内主人或享受尊崇,或福寿绵延,或忠孝两全,或淑德有嘉。
除内容的丰富与独特之外,福建民居建筑中的楹联书法更是让人惊叹,遗留下或残缺或完整的楹联书法,篆隶楷行并存,其气息高古,取法正统,表现出和谐之美与端庄之态,与文字内容两相呼应。除了遗存的古楹联,现代书写的对联更是让人眼前一亮,例如在宁德市城隍庙崇文弄12号的一副篆书对联“金石其心芝兰其室,仁义为友道德为师”,上联取自唐代元希声《赠皇甫侍御赴都八首·其八》,意为内心要同金玉一样美好,房间如芝兰般芳香;下联取自司马光《传家集》,意为要以仁义为朋友,道德为老师。
再如福安市甘棠镇观里镇路上巷9-11号的一副行楷对联“天将化日舒清气,室有春风聚泰和”,其书法与内容使人如沐春风,并且此对联是在原有楹联的基础上仿写的,与遗存的古匾额和谐无二。
这些或古或今的楹联在这些古民居中安顿,见证着历史,与福建当地的乡土风俗融为一体,承载着闽东各村镇的人文乡情,也从另一方面反映着福建古民居中的文化传承。(何其海 吕忠正 文/图)
X 关闭
闽东民居建筑中的楹联 北京人艺71周年院庆这天,冯远征、于震和观众说说心里话_快资讯